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4的文章

轉:食肆困境,林一鳴的投資世界

 林一鳴的投資世界 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LamInv 中港恢復通關一年多來,大批港人北上消費,在今年復活節長假期間,逾百萬港人離境「北上大遷徙」迫爆口岸,導致香港零售業生意慘淡,街頭大量店鋪關門結業,尤其是重災區的餐飲業,情况更加慘淡。 生意清冷,爭吵和衝突也會增加,包括在網上的世界。在Facebook的店鋪執笠關注群組,短時間內吸引超過三十萬人加入,這群組除每天報道不同地區最新執笠資訊外,網民間更出現濃厚火藥味,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互相攻擊,消費者投訴香港餐廳價錢貴兼服務太差,員工投訴唔够人手做到嘔泡,食肆老闆埋怨「業主唔肯减租」,矛頭直綫指向「地産霸權」,認爲食肆執笠結業,業主是最大凶手!不過有人解釋說如果業主大幅减租,由於鋪位估值是根據租金計算出來,所以减租就會導致鋪價大跌,銀行也有機會向業主call loan追討差額,所以業主寧可丟空鋪位也不願意减租。 在Facebook內煽風點火,一向都是吸引收視的保證,不少人喜歡在這些互相謾駡的戰群中「找樂子」,是情緒發泄多於理據分析,所以大家看過就算,沒必要太認真。不過香港餐飲業經營困難,確是不爭的事實,與其在網上吵吵駡駡,不如分析本地上市公司餐飲股的業績報告,反而可以看到更真實的一面。 茶餐廳及連鎖小店 首先看茶餐廳及連鎖小店,包括譚仔國際( 2217.HK )、翠華控股( 1314.HK )及太興( 6811.HK )。相對其他餐廳及酒樓來說,這些連鎖小餐廳提供生活所需,理論上受北上消費的影響相對較少,但市民北上分流了香港客群,整體人流在周末及假日期間减少,消費力嚴重外流,生意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。 譚仔自2021年10月以招股價每股3.33元上市之後,股價一直都是跌多過升,在執筆之時已經跌到1元附近,不過業績在衆多餐飲股還是可以接受的。截至2023年9月底六個月,譚仔收入為13.87億港元,除稅前溢利1.02億元,淨利潤8162.9萬元。譚仔在平均100元的收入中,食物成本佔23.6元,員工成本31.5元,租金19.0元,其他經營開支19.2元,在扣除融資成本及所得稅開支前還有6.7元,在香港已經算是很不錯了。 譚仔較同業優勢的地方,主要是食物成本佔比較其他餐廳偏低。在香港的飲食行業,食物成本通常佔收益25至30%左右,但譚仔可以做到23.6%,接近是同行最低。爲什麽可以做到?相信